惡性肋膜間皮瘤患者新希望 4月起雙免疫治療納給付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66觀看次
惡性肋膜間皮瘤的雙免疫療法4月起納入健保給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部長陳育民(左)、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彥翔(右)。圖/李青縈

【本報台北訊】以往建築業、造船業、汽車產業常使用的石綿,會導致「惡性肋膜間皮瘤」;雖然我國在30多年前,已將石綿列為第二類毒性化學物質,且逐年限制其用途。但石綿潛伏期前長達40年,不少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且邁入高齡。今年4月惡性肋膜間皮瘤雙免疫治療首次納入給付,讓經濟壓力較大的患者也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根據資料,2021年新增的惡性肋膜間皮瘤患者約92位。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北榮胸腔部長陳育民指出,患者吸入石綿纖維後,纖維會深入小支氣管、侵入肋膜間皮細胞,間皮細胞反覆發炎受損,最後癌化形成間皮瘤;其中又以惡性肋膜間皮瘤最為常見,占所有間皮瘤患者八成。

惡性肋膜間皮瘤手術有胸膜切除術/皮質剝脫術(P/D)、胸膜外肺切除術(EPP)兩種方式,然而僅有不到兩成患者適合接受手術。陳育民說,就算經過手術復發率仍高達75%,且大多數後存活不超過5年。不適合手術選擇化療者,平均存活期為一年,且半數會在半年內出現疾病惡化。

免疫治療近年加入晚期惡性肋膜間皮瘤的治療行列。台中榮民內科部胸腔內科醫師黃彥翔說,接受P/D以及EPP雙免疫療法的患者,三年存活率從15%提升至23%,也降低27%死亡風險,三年疾病無惡化的比例更從原先的1%提高到14%,突破十年來治療晚期惡性肋膜間皮瘤的困境。

黃彥翔分享,曾經有一名69歲男性,有石綿暴露職業史,出現呼吸喘、胸痛、背痛就醫,經過討論後使用免疫合併治療,一開始還需要氧氣機協助呼吸控制,治療兩個用後不用氧氣機,回診時更可以自己行走,不需要輪椅代步。

然而,治療一次費用不菲,定期要打兩種藥物,若是時間正好重疊,一次的花費恐高20萬。黃彥翔說,4月起若屬於無法切除之惡性肋膜間皮瘤且病理組織為非上皮型即可申請給付;估計一年可受惠的人數約為20至30多人。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